公鹿如何在沒有Lillard的情況下調整三分戰術?

公鹿如何在沒有Lillard的情況下調整三分戰術?密爾瓦基公鹿在新賽季出場時將會有著截然不同的面貌。隨著達米安·里拉德(Damian Lillard)重返波特蘭拓荒者,而前對手中鋒邁爾斯·特納(Myles Turner)的加盟,他們的陣容組成在短短一個休賽季內發生了巨大變化。這將迫使公鹿在2025-26賽季採取截然不同的籃球風格。

公鹿如何在沒有Lillard的情況下調整三分戰術?密爾瓦基公鹿在新賽季出場時將會有著截然不同的面貌。隨著達米安·里拉德(Damian Lillard)重返波特蘭拓荒者,而前對手中鋒邁爾斯·特納(Myles Turner)的加盟,他們的陣容組成在短短一個休賽季內發生了巨大變化。這將迫使公鹿在2025-26賽季採取截然不同的籃球風格。

在接受《球爺不是糗爺》訪談時,公鹿總經理強·霍斯特(Jon Horst)透露,他希望公鹿在新賽季進行的一項風格轉變,與三分球投射有關。

「去年我們是NBA三分命中效率最高的球隊,但出手頻率只能算中規中矩,大概排在15、16、17名左右。」霍斯特在七月的拉斯維加斯如此表示。「如果我們能把出手頻率提升到前十名,同時保持命中率仍在前二、前三,那會對我們整個賽季的生產力帶來巨大影響。我們的比賽風格允許我們做到這點,我們擁有的天賦也允許我們做到。」

隨著字母哥揚尼斯·安戴托昆波(Giannis Antetokounmpo)逐漸扮演更大的組織角色,用盡可能多的三分射手去包圍他,並讓這些射手不斷出手三分,是完全合乎邏輯的戰術。然而,要進入聯盟前十的三分出手頻率並非易事,尤其是考慮到公鹿失去了里拉德,NBA歷史上第四多三分命中數的超級射手。

若要達成目標,公鹿必須在哲學與戰術上做出改變,以追上那些過去十年來持續加大三分投射比重的頂級球隊。

那麼,公鹿究竟如何實現霍斯特所說的目標?讓我們仔細分析。

去年公鹿的三分數據告訴了我們什麼?

霍斯特對公鹿上賽季三分進攻的總體評價基本正確。2024-25賽季例行賽,公鹿以38.7%的命中率排名全聯盟第一,但每場僅出手36.6次,排名第18位。

由於公鹿比賽節奏偏慢,所以單看三分出手數並不完全準確,更合理的方式是看出手比例。然而,即便如此,公鹿三分佔總出手比例僅39.1%,仍然只排第14名。

以下是過去幾季的數據:

賽季三分出手聯盟排名
2022-23(布登霍爾澤)40.3第4
2023-24(格里芬)37.6第8
2023-24(里弗斯)38.8第2
2024-25(里弗斯)36.6第18

上賽季的36.6次,是自傑森·基德(Jason Kidd)最後一年執教以來公鹿最少的數字,當時他們每場僅出手24.7次,聯盟排名第25。在布登霍爾澤(Mike Budenholzer)執掌的五個賽季裡,公鹿的三分出手從未跌出前八。然而在2023-24賽季格里芬下課後,里弗斯接手的36場比賽裡,公鹿每場三分出手高居聯盟第二。到了2024-25賽季,卻出現明顯下滑。

Trent Jr 是公鹿的三分新希望/金享娛樂城
Trent Jr 是公鹿的三分新希望/金享娛樂城

除了團隊數據,我們還必須檢視個別球員的三分數據:

球員三分出手命中率
達米安·里拉德937.6%
蓋瑞·特倫特 Jr.5.941.6%
AJ·格林542.7%
布魯克·洛佩茲4.737.3%
凱爾·庫茲馬4.633.3%
托利安·普林斯4.243.9%
克里斯·米德爾頓3.740.7%
巴比·波提斯3.636.5%

上季有八位球員每場出手超過三次三分,但當中的頭號射手里拉德已經不在陣容,布魯克·洛佩茲也離隊。里拉德場均9次出手,排在全NBA第11位;而公鹿隊內次高的特倫特 Jr.,場均僅5.9次,與十位球員並列第59位。

當里拉德因深層靜脈血栓(DVT)缺席尾聲比賽時,公鹿被迫讓字母哥更多擔任「控球前鋒」,並在周圍配置射手。霍斯特和球隊也表態,新賽季將延續這個模式。不過值得注意的是,沒有里拉德的收官階段,公鹿三分出手其實更少。

里拉德在3月18日打完他最後一場例行賽(對勇士104比93落敗,戰績降到38勝30負)。前68場比賽,公鹿場均37次三分出手,命中率38.3%;最後14場比賽,場均出手僅35次,卻以驚人的40.6%命中率收官。雖然出手減少,但平均命中數從14.1提升到14.2。

公鹿能否透過戰術調整補足失去里拉德的火力?

理論上,提高三分出手量似乎只是「多投一些」的簡單問題,但事實並非如此。過去十年整個NBA都在瘋狂提升三分比重,對手防守也早已適應這種潮流。公鹿要在這個環境裡追上頂尖球隊,並不輕鬆。

首先要談的是失去里拉德帶來的影響。取而代之的後場組合包括凱文·波特 Jr.(Kevin Porter Jr.)、科爾·安東尼(Cole Anthony)與萊恩·羅林斯(Ryan Rollins),在三分出手量與威脅性上,這樣的差距非常明顯。

上季三分出手最多的五支球隊分別是:塞爾提克(48.2)、勇士(42.4)、公牛(42)、騎士(41.5)與灰狼(39.9)。其中,塞爾提克、灰狼與騎士更是在「持球三分」方面領先全聯盟。勇士則以場均11.8次「運球後三分」排名第七。

要進入聯盟三分出手的上層級,雖不一定要靠大量持球三分,但確實有幫助。

這些球隊之所以能做到,是因為他們擁有高頻率出手持球三分的明星:安東尼·愛德華茲(7.6次,聯盟第一)、傑森·塔圖姆(7.2次,第二)、史蒂芬·柯瑞(6.1次,第七)、多諾萬·米契爾(5.5次,第八)。

里拉德則以5.4次排在第九。而在他之後,公鹿隊內只有特倫特 Jr.場均1.4次,差距極為懸殊。

這意味著公鹿要想提升三分出手量,缺乏像里拉德這樣能靠持球創造投射的超級武器。雖然新賽季可能有球員在角色放大後數據上升,但要達到里拉德那種水準,幾乎不可能。

字母哥作為核心,公鹿能創造多少三分機會?

接著我們來看另一個構想:以揚尼斯·安戴托昆波(Giannis Antetokounmpo)為核心,周圍圍繞著盡可能多的三分射手。

字母哥在進攻端是聯盟最具壓迫力的身體怪物,年復一年打出MVP水準。霍斯特也確實為他配置了許多三分射手,從概念上來看是合理的。但問題是:這種模式的上限在哪裡?一個以核心為中心的進攻體系,究竟能創造多少三分機會?

根據Second Spectrum的數據,上賽季潛在三分助攻(potential 3-point assists)最多的是老鷹的崔·楊(Trae Young),場均10次。字母哥以8次排在第13名,而里拉德則以8.7次位居第5。需要注意的是,楊場均20.8次潛在助攻,而字母哥僅11.1次,這意味著字母哥的傳球中有72.1%是指向三分,而楊只有48%。

隨著字母哥承擔更多組織責任,他或許能創造更多三分機會,但他仍需要隊友的幫助。

以下是公鹿後場球員的潛在助攻數據(每100回合):

球員潛在助攻數聯盟排名
科爾·安東尼9.6第41
凱文·波特 Jr.9.2第55
萊恩·羅林斯6第127

顯然,公鹿無法要求這些後衛像里拉德一樣場均24.9分、7.1助攻。他們更需要的是,當對手逼迫字母哥分球時,這些後衛能成為有效的組織者,或是果斷出手命中三分。

公鹿有哪些戰術細節可以調整?

除了仰賴字母哥創造三分機會,以及後場球員的組織,公鹿還有一些戰術細節可供改善:

  1. 快攻三分
    上賽季,公鹿在進攻前6秒內的三分出手僅4.6次,聯盟第24。相比之下,公牛與灰熊的數據是7.7次。這種「快攻三分」能有效提高出手量。
  2. 二次進攻三分
    在進攻籃板後,公鹿選擇出手三分的比率排名第13,但他們的進攻籃板率是全聯盟最低。根據Synergy數據,每100回合僅有1.8次「二次進攻三分」,是聯盟倒數第二。這代表公鹿若能提高進攻籃板爭奪,能直接帶來更多二次出手機會。
  3. 掩護後三分
    公鹿場均僅1.5次「繞掩護三分」,排名第23。聯盟領先的勇士場均5.7次,爵士(4.4)、活塞(3.5)緊隨其後。透過增加這類戰術設計,能提升三分變化性。

單靠一個面向的改變可能效果有限,但若能在多個細節上積極調整,累積起來就能大幅提升三分出手量。

更多體育延伸:不管是MLB或是NBA,又或是足球、F1、拳擊等相關體育議題,絕對要來看看最專業的球爺體育專欄,【球爺不是糗爺

公鹿最終能達成目標嗎?

里弗斯或許不會希望公鹿像塞爾提克那樣瘋狂出手,但陣容裡有特倫特 Jr.、AJ·格林等高效射手,加上普林斯、波提斯與特納這些可靠的空間點,公鹿確實具備提升三分出手量的條件。

然而,失去里拉德的影響不可避免。這迫使公鹿必須依靠更多元的方式來創造機會:字母哥的分球、後場的組織與投射,甚至是進攻籃板與掩護戰術。

若能在這些面向保持一致性,公鹿仍有機會把三分出手頻率拉進聯盟前十,同時保持高命中率。這需要整個賽季中持續的決策與團隊執行力。

延伸FAQ

問題一:公鹿能否複製里拉德的三分威脅?

從數據來看,很難。里拉德的持球三分能力屬於聯盟頂級,公鹿目前陣容裡沒有人能複製。但透過戰術改造,他們可以嘗試用集體投射來填補差距。

問題二:字母哥作為「控球前鋒」的模式有多大潛力?

字母哥已經展現了能創造大量三分機會的能力。如果隊友能保持高效率,他完全能成為三分進攻的引擎。不過,對手也會針對性限制他,因此後衛群能否分擔責任是關鍵。

問題三:公鹿的戰術細節能帶來多大改變?

快攻三分、二次進攻、繞掩護出手,這些戰術都能增加三分數據。雖然單一改變不會立竿見影,但若能同時推進,總體提升是顯著的。

延伸閱讀:英超重點觀察:馬丁內利替補進球助阿森納的1:1扳平比分

延伸閱讀:NBA|KD杜蘭特為何拒絕回到勇士?

金享娛樂城
金享優惠
金享文章
立即註冊